安徽革命传统光荣、英模人物辈出,是一方红色沃土和文化沃土。为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和皖籍名人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好革命故事和人文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文化基因,不断增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优秀文化代代相传,近日,学院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安徽名人馆共同签署馆校共建协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兆良一行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支部书记、副处长葛刚等出席签约仪式。
葛刚对王兆良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支持学院师生结合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人物、重要节日和主题党团日等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和实践研学。
王兆良对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向渡江战役纪念馆开馆十周年表示祝贺,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概况。他表示,欢迎馆内专家学者进校园、到课堂、做宣讲,与我校教师共同挖掘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革命精神、丰富内涵和宝贵价值。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和民族魂,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学院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助于把纪念馆里的文物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助于推进知校爱校荣校与知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引导学院学生做忠诚的爱国者和时代的奋进者。(马克思主义学院:代长彬 审核:代长彬 责任编辑:杨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