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绩,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专业思想,药学10班姚煜盛、李慧慧、谷文周、赵士旋代表全班同学邀请药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汤冬生,于2021年3月26日进行了一次关于药学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的访谈。
对于同学提出关于药学专业的未来规划问题,汤冬生表示,作为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定位,本科只是一个平台,让你们充实自我,只有提高自身水平,未来的机会才更多,道路才更加宽广。那么结束学业之后又该如何去抉择未来的道路呢?汤冬生从经济和性格两方面给出了意见。鼓励刚毕业的时候就去考研究生,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话,可以考虑边工作边考研,且考研是必须的,必要的;如果你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建议去医院,因为在这里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发挥长处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沟通水平;如果你的动手能力强,则可以选择药企来发扬自己的长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如果你善于思考,喜欢安静的话,可以去研究所或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与滴水石穿的毅力。读研很重要,高学历对于我们药学这个专业来说更是如此,如果研发出一种新药,那么你便有了这项专利权,你可以用专利转让的资金投入新的研究,如此进入良性循环,使自己人生到达一个高度;总而言之,不管想要的是什么,都应该要不断的提高自身,只有自己优秀了,才能更好的去选择,才会有更好的选择。同时,汤冬生强调未来方向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兴趣,兴趣与性格只能粗浅地规划出方向,这些要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而真正决定方向的是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人生目标。汤冬生还表明一点,心中要存在正能量,注重自己的学习,还有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去追逐人生的目标。
对于是否需要出国留学这一话题,汤主任认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第一,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没有必要出国,只会平白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二,华夏五千年,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是很高的,完全能够满足同学对知识的追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临床药学和药学又有什么样的区别或者关系呢?临床药学和药学的落脚点不同,临床药学主要注重临床二字,注重药物的使用,药怎么用,有哪些副作用,注重应用;而药学则注重全面发展,药物的研发、代谢、成分分析等,所以化学和药分等是药学的核心课程。有同学问,在医院药房的话,以后会不会被科技所替代,汤冬生表示这是有可能的,像快递分拣已经是全自动化,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完全取代也是很困难的,有些程序还是需要人为设计的。
除了专业规划之外,汤冬生还在读书等具体事情上给了同学们一些建议。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于读书理解的第一层,也是汤冬生所坚信的一点。汤冬生告诫同学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快乐的事,学习虽然辛苦,但知识使人充实。要主动学习,享受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汤主任说他认识的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在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同时,每年都会读100本书籍,而且坚持了下来,现在别人已经是博士毕业了。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拥有的财富多少,意味着你将走得更远;汤主任说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郭沫若老先生的《科学的春天》,仍然热泪盈眶。药学专业学生在搞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去阅读与药学相关的书籍,知识是无穷尽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发掘。
汤冬生不仅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汤冬生养成每天都要阅读的习惯,在自己休闲时,会去阅读《黄帝内经》,为自己准备了多本不同版本的《黄帝内经》。有时候发现一个不懂的,往往需要去研究其他版本的书;有时候仅仅是为了一个字,也会查阅很多的资料去理解。汤冬生说“我觉得这样特别有趣,很有意思,很高兴能把它搞清楚,弄明白。知识是有价的,有多少知识,你就会得到多少的回报。”所以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
汤冬生要求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一定要细心,在药房工作,老人来拿药必需标注每天吃几片、吃几次,这些是机器无法代替的。汤主任也强调了一点,个人也好,企业也好,只要一天不学习,那么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因而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汤冬生强调,学习药学,未来的前景还是可期的,打个比方来说,现阶段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还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果研究出来一种可以治疗或者是预防新冠病毒的特效药,那么对人类将是重大的贡献,对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都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世界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番访谈,让同学们对药学这个专业理解的更加透彻,汤冬生也对我们学生充满希望,告诉同学们“未来可期”!(通讯员:姚煜盛 李慧慧 谷文周 赵士旋 审核:汤冬生 责任编辑: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