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1-11-17

秋高气爽,天气转凉,耳边动感的节奏已渐远,安医大校级运动会完美落幕。运动场上那些矫健的身姿、飒爽的投掷、粗重的喘息、汗如雨下的你追我赶、角逐后的虚脱,无不让观众敬羡。而令人感动的除了运动员外还有那些用文字加油,用相机默默记录精彩瞬间的学生记者和赛前为运动员准备号码;比赛中为运动员递水、加油呐喊;比赛后第一时间冲到运动员身边,搀扶,按摩;服务无微不至,面面俱到的学生会工作成员。

不为鲜花,不为荣耀——记者团

竞技场边一排黄色的帐篷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着,时而眉目紧锁,时而奋笔疾书。瞬间灵感的涌现都是努力思考的结晶。记者团每天都会安排好通讯组及摄影组的负责人,负责当天所有事情,处理突发事件。预祝稿,加油稿,祝贺稿,每一篇都要经过通讯组负责人严格的审核可谓层层把关。

校运动会不仅是运动员的战场,更是记者们的战场,他们通过广播在空中运动员们加油,鼓励用笔运动员夺冠后的喜悦;用目光鼓励比赛失利的运动员不要气馁,继续拼搏。他们及时,准确地报道赛场上发生的一切很多时候在还没来得及喝下一口水的时候就再次冲到赛场一线

天公不作美,渐渐下起的小让大家感受到了秋衣重重而记者团的同学似乎根本没有感觉到任何凉意,在同伴帮忙下,撑着伞不辞辛苦的来回奔波于场内外。终点冲刺的地方众多焦虑等待的观众人群中我们依然能发现学生记者早就在这里端着相机久久等候,正是他们用相机见证赛场的是非成败,感受运动员的喜怒哀乐。有时候,他们为了拍到空中划出的优美弧线,为了拍到奔跑后凌空一跃的瞬间,为了拍到力量与信念的传递,他们做出各种高难度姿势,为的只是拍出最精彩刺激的比赛瞬间。

不为鲜花的围绕,不为刹那的荣耀,只为执着的信念。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敏锐的视角让观众不由自主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个独具魅力,一直站在校园动态最前线,为校园文化宣传默默贡献着自己力量的学生团体,她,就是临床医学院记者团。

                

不为瞩目,不为掌声——学生会

每一位参赛运动员除了有记者跟踪采访报道,还有不是运动员却同样挥洒着汗水的院学生会工作人员。

是谁在众人酣睡的时候等校车,是谁在维护运动会的会场秩序,是谁担任着运动会大后勤的服务工作,是谁在第一时间反馈比赛结果,又是谁在来回搬运运动会中所需要的帐篷、桌椅、展板、饮料和食物。他们在幕后默默地奉献,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真诚地为运动员们服务。运动员之家里,他们用喇叭大声地喊着即将参赛的运动员的名字,温柔的为运动员贴上比赛的编号,他们用兄弟间的拥抱,姐妹间的祝福给予运动员莫大的鼓舞,有时候甚至帮助记者团发稿来回穿梭在广播台和大本营之间。

百米的爆发力较量、千米的力较量、万米的意志力较量,终点总有学生会工作人员比赛一结束的时候就迅速冲过去,把运动员搀扶到休息区,然后用自己所掌握的手法给运动员最舒适的按摩,让紧张的肌肉得到最大的舒缓。你会发现,每位师生运动员身后都会紧紧跟随一名学生会的服务人员,正是他们提供的无微不至的帮助和服务下才保证了我们运动员们的发挥。

不为观众瞩目,不为响亮的掌声,只为真诚的服务。阴霾的天气影响不了他们激情澎湃的心,风吹不动他们心中默默奉献的信念,雨浇不灭他们高涨的热情。在精彩绝伦的比赛中,无论是站在前线的学生记者还是在幕后坚守岗位的学生会工作人员,他们放弃观看激动人心的比赛,平心静气的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推脱,没有抱怨。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持续三天的秋季运动会应经结束,我院在运动会中战绩卓越。荣获总分第一、男子组第一、女子组第四和教工组第五的骄人成绩,同时临床一队获道德风尚奖。辉煌已成过去,而运动会中所凝结出的团结,拼搏,坚持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赛场上那英姿勃发的面容让人久久难忘,还有那默默奔波的记者团与学生会的工作人员俨然成了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晓松  记者团/王星星)